腸病毒適合在濕、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,台灣地處亞熱帶,全年都有感染個案發生,所以腸病毒感染症儼然已是台灣地區地方性流行疾病之一。腸病毒包括3型小兒麻痺病毒、23型A群克沙奇病毒、30型依科病毒及最後發現的68至71型腸病毒,一共有六十幾種病毒。事實上腸病毒是指一群病毒的總稱,大家耳熟能詳的小兒麻痺病毒即是腸病毒的一種。
《腸病毒小檔案》
。腸病毒:一群病毒的總稱,因病毒的特性可耐酸,進入小腸繁殖之後從糞便排出,故稱之為腸病毒。
。特性:可在室溫及潮濕環境中存活好幾天不怕胃酸,可在腸胃中迅速繁殖。不怕酒精、乙醛等消毒物品。傳染途徑多、散播能力強。
。治療方式:依據港香蘭新知專欄,在六十多型腸病毒中,除了小兒麻痺病毒外,其餘腸病毒沒有疫苗預防,亦無特效藥可治療。出現合併症時,馬上就醫,給予正確、適當的重症加護治療,可提高治癒率。
。主要傳染途徑:飛沫傳染、、糞口傳染、接觸傳染﹝尤其是鼻黏膜、口腔最易感染﹞
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,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後,即緩慢降低,而後於9月份開學後再度出現一波流行。人類是唯一的傳染來源,主要經由腸胃道﹝糞、口、水或食物污染﹞或呼吸道﹝飛沫、咳嗽或打噴嚏﹞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。
對孩童而言玩具和無症狀的成人是幼兒傳染的重要媒介。傳染力始於發病的前幾天,在喉嚨與糞便都有病毒存在,而其腸道的病毒排出時間可以特續兩個月之久。一般而言,在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。腸病毒潛伏期2到10天,平均約3到5天。腸病毒可以引起多種疾病,其中多數感染者﹝約50%至80%﹞沒有症狀,有些則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的症狀,而大部分典型的咽頰炎或手足口症病例過了7到10天之後就會自然痊癒。少數會出現一些特殊的症狀,包括手足口病、疱疹性咽頰炎、無菌性腦膜炎、病毒性腦炎、肢體麻痺症候群、急性出血性結膜炎、心肌炎等。若病患為三歲以下幼童,應該要提高醒覺,特別是出現持續三天以上的高燒,以及合併三大重症前兆:嗜睡、肌抽躍﹝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﹞與持續嘔吐等,都必須馬上就醫。一般來說,針對腸病毒的照護是腸病毒發病後七天內,是因為這段期間是
而目前醫學界對腸病毒、而目前醫學界對腸病毒,並沒有特效藥可治療。幸好大部分的病例只需要補充足夠的水分,適當的止痛、退燒,以及充分的休息都可以痊癒。一般來說,針對腸病毒的照護是腸病毒發病後七天內,是因為這段期間是重症發生的危險期,若是小朋友,應讓小朋友多喝水或吃軟質冰涼的食物,並充分的休息。另外需與家中未發病的幼兒隔離,隨時注意體溫與活動力,是家長在家照護時特別要注意的。
1、【預防腸病毒感染】
預防腸病毒的方法勤洗手,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。居家還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,兒童玩具﹝尤其是帶毛玩具﹞經常清洗、消毒。均衡飲食、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,以提昇免疫力。流行期間,最好避免出入人潮擁擠,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。以下整理預防腸病毒的基本方法:
2、時時注意個人衛生,經常正確洗手﹝濕、搓、沖、棒、擦﹞。
洗手是老生常談,卻是保持衛生第一要務,由於酒精無法破壞腸病毒結構,市面上的乾洗手只能幫助減少細菌滋生,但要消滅腸病毒,「肥皂」才是不可或缺的好幫手,出門在外不妨準備小肥皂,搭配正確的洗手五步驟:濕、搓、沖、棒、擦、擦。
不只是小孩,大人也一定要勤洗手,今年腸病毒案例中,大人感染多數不會產生症狀,最徹底的是回家換上乾淨一物、正確洗手,加上潄口、洗臉後,才可以親近孩子,較大的小朋友出外返家後首先也要徹底清潔。
2、【注意清洗病人使用過的東西尤其是玩具】。
腸病毒最容易入侵口腔、鼻黏膜,從小處注意起,告誡小朋友咳嗽時掩口,減少病菌散布。挖過鼻孔要洗手,也不要將手放入口中,減少糞口傳染,洗手後也勿再摸其他部位,大人也不要跟小朋友共飲共食,也不要用手、或是口餵食物。
3、【罹病之學童,宜請假暫勿上課1–2週,接受治療並好好休息,同時也避免傳染其他學童】。
腸病毒的典型症狀是手足口病、疹性咽頰炎,屁股上的疹子也別忽略,若有發燒、嘔吐、活力不佳,多應特別注意,尤其腸病毒潛伏期平均約3到5天,在發病前幾天就有散播能力,有症狀就避免把孩子帶出門,照顧無法判斷時,也要提早到醫療院所請醫師診治。較大的小朋友、大人也要小心,尤其病毒會在腸胃道繼續增生,所以第二個以後的感染者都比較嚴重。家有小孩染腸病毒,應想辦法與其他小孩隔離,在痊癒過程中,病毒仍會從糞便排出,並持續1到2個月,所以飲時,解便一定要洗手,其他用過的東西也要記得消毒。
4、【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】。
居家或教室環境要保持清潔、通風,大約一周兩次來徹底清潔,尤其是常接觸的門把、桌椅等表面,從學校帶回家的文具、書包,以泡製200PPm含氯漂白水來清潔、消毒,可取家用漂白水1湯匙,家入5公升的自來水攪拌均勻。
腸病毒不耐高溫,因此食物、餐具加熱處理、衣物浸泡熱水,將清洗完畢的物體移到戶外曬太陽,填充玩具可用黑色大塑膠袋包裹置於太陽下曝曬,可減少腸病毒傳播。
5、【增強個人之免疫力,平時請注意營養、均衡飲食及運動】。
面對即將來臨的夏季,家長總不能因為擔心腸病毒把孩子關在家。因為在紫外線照謝下、病毒不易存活、對身體也大有幫助,比如說到郊外、山上或是動物園等,皆是夏日的好去處。不過,若有身體不適、發燒的狀況發生,應避免孩子到公共場所,孩子可能因抵抗力低容易生病,也可能成為病毒的播者。而夏天是戲水季節,若游泳池內達到正常的含氯標準,腸病毒無法藉由泳池的水傳播,不用太擔心。不過也得注意其他傳染途徑,如果孩子有發燒、水泡等症狀,就不要去游泳,在下水前先把身體肛門洗乾淨,確保不會有可能夾帶病毒的糞便殘留,多加一道防疫、衛生關卡,也能減少傳染機率。不過雖然水池內的氯可以殺死病毒,但這些濕冷區域正是病毒的最愛,不保證扶手、更衣間等其他區域、設施不會成為病毒傳播管道。
腸病毒沒有特效藥,預防腸病毒也只能夠勤奮些,從個人衛生習慣到居家衛生多都要做好讓腸病毒「無孔可入」。
留言列表